(摘自:阳谷新闻网 ) 阳谷,一座因武松打虎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城,一个向“省级园林城市、和谐宜居家园”迈进的现代化新城,在“科学发展,城建靓县”的发展思路上,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坚持古城区开发与新城区建设齐头并进的方针,功能布局合理、城市环境舒适、揉和千年风霜与现代气息的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阳谷县委、县政府把城市建设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提出并打造了“东夷之都、武松故乡、千年古城”这张特色城市名片,制订了“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兴县、城建靓县”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在工作中,坚持用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目前,阳谷县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本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以城市规划区为中心,以寿张镇、阿城镇两中心镇为次中心,以闫楼镇、安乐镇为重点镇,十一个乡镇为一般镇,中心村五个层次的体系等级结构。
(一)城市定位和功能分区特色显著。
2004年,阳谷县在聊城八县市第一个修编完成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将阳谷定位为聊城市南部以发展工业为重点、以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城市,提出了“东扩北展”的城市发展方向。“东扩”是跨越京九铁路向东依托凤祥工业园发展新城区;“北展”是跨越黄河路依托谷山路向北发展新的行政文化生活区。阳谷县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是:东到闫楼镇东界,西至金线河,南到南外环南1公里,北到凤祥路北1公里,县域范围内的城市水源保护区、景阳冈景区、祝家庄景区、海会寺景区、古阿井景区和古东阿古城遗址等风景名胜区为规划区。县规划区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17.8平方公里,城区常驻人口15.5万人左右,已基本形成了古城区、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4个功能分区的特色城市布局。
(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2006年以来,以谷山路的综合改造为起点,拉开了阳谷县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大完善、大发展的序幕。阳谷县委、县政府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城建投入,每年都拿出相当资金实施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近年来,一系列涉及民生的道路建设、园林绿化、河道治理、排水管网、美化亮化、小区开发等工程相继实施并竣工。同时,按照“先地下、后地上、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原则,埋设了各种管线,实现了集中供水、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城市基础设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式发展,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变了城市面貌,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
1、道路建设。
近年来,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改建了谷山路、黄山路、黄河路、燕山路、大众路、运河路、振兴路、赵王河路、西城路、金河路、北环路、南环路等20多条主次干道,施工总长度约28公里,面积约56万平方米,部分断头路得到有效解决,市民出行更加便利。目前,我县城区共有道路37条,长度110公里,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形成了“十纵、十横、三大环”的城市交通网络。
2、排水管网建设。
因阳谷县城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盘子形,平时生产、生活污水必须经排水泵站二次提水后才能排出城外,易发生涝灾。近年来,累计投资2500余万元,铺设了谷山路、清河路、育才街、振兴路、宁津路、西城路至污水处理厂等13条道路排水管网,整治了育才街、大众路等多处低洼易涝地段。对第一泵站进行了扩容建设,建成启用了第二泵站,两个泵站每小时最大抽水能力达到5万立方以上。每年汛期来临前,都对城区5万米的排水主管网进行清淤,制定防汛应急预案,确保了城区安全度汛。目前城区排水管网总长度达64.8公里,防洪除涝能力进一步增强。
3、路灯安装。
近年来,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安装、改造了谷山路、黄山路、大众路、黄河路、振兴路、书院街、宁津路、新园路等20余条街道的路灯设施。目前城区共拥有高、中、低杆路灯4920盏,实施亮化的路段达到90%以上,路灯样式由原来的简易式路灯,发展到现在的庭院灯、五火灯、流线型等多种样式,既达到了道路的照明效果,又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和亮点。
3、沟渠治理。
阳谷县城区主要明渠有聊阳渠、南环渠、西城渠和斜店渠,长度约7.5公里。多年来,因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造成四条沟渠沟渠淤塞、垃圾遍地、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生活,一度成为困扰城区环境改善的老大难。从2005年底开始,阳谷县委、县政府开始着手全面治理四条沟渠,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对四条沟渠进行深挖、清淤、衬砌,在沟渠两侧埋设排污管道,堵截沿线排污口,实现沟渠串联贯通,渠内清水长流。同时,在沟渠两岸建设游园绿地、亲水平台、临水园路,并植树种草,安装景观灯,安装护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努力打造7.5公里的带状公园和“绿色项链”。为了解决清水水源,2010年,阳谷县委、县政府又实施了中水回流工程,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经过管道重新注入斜店渠、西城渠、南环渠、聊阳渠,实现碧水绕城、清水环流。目前,这四条沟渠治理已基本完工,实现了沟渠通水,形成“清水渠中流,污水管道走”的宜人景象。
4、园林绿化。
近年来,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建设了城区西、北、东三大出入口的多处绿地;先后实施了燕山路、谷山路、黄山路、狮子楼北路、黄河路等30余条主次道路和沟渠绿化,建设了一批景观大道、风景林带和街头绿地;相继建设了紫荆广场、国泰喷泉广场、柴庄广场、西城路环岛绿地,改造了文化广场,再加上原有的博济广场、育英广场、西街花园广场、火车站广场、老汽车站武松像广场,目前城区较大的广场达到了10处。这些广场分布均匀,贴近居民,利用率较高,基本实现了主城区每500米服务半径就有一处广场绿地的要求。目前,阳谷县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80余万平米,绿化覆盖率为3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4.6平米,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结合,乔、灌、花草相搭配,一路一品、一街一景的绿化格局。
5、环卫和垃圾处理设施。
近年来,阳谷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设地下式垃圾中转站30处,投放绿色垃圾屋50个,设置公厕13座,设置高档果皮箱210个,购置各类专业车辆近30台套。2010年,在原西湖垃圾处理场西北角征用土地169亩,拟投资5000万元,规划建设一座日处理规模达200吨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厂。目前该项目环评、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已与2011年的春天破土动工。
6、集中供热。
阳谷县城区2007年首次实现集中供热,采用低温循环水供暖,由聊城昌润热电投资经营,阳谷森泉热电厂提供热源。目前已铺设完成供热管道80余公里。2010年新增加20万平方米,城区供热总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覆盖100多个单位和小区。
7、集中供气。
2003年建设启动,现已铺设完成供气管网60公里,累计开通民用燃气用户近1万户,工业用户(祥光铜业、冷轧板厂、西湖特钢)3家,日供气量达13万余方。
8、集中供水。
阳谷县供水总公司由县水务局管理,城乡供水工程于2002年6月份正式贯通启用。近年来,大力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目前共铺设供水管道近150公里。2010年积极国家扩大内需资金,对城区自来水管网进行新建、改造,已实施完成。
9、污水集中处理。
阳谷县污水处理厂2007年正式运营,目前每天处理城区生产生活污水约3万吨。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放指标,2009年10月份建设启动了投资1500万元的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已建设完成。出水水质将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除用于沟渠景观用水外,还可用作企业生产、园林灌溉、道路喷洒用水等。
10、公共交通。
近年来,阳谷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投入公共交通建设,城乡公共交通力量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我县城区拥有130辆红色出租车、47辆城乡公交车、60辆微客,并建有多处公交候车亭。阳谷县公共交通以城区为中心,基本形成了辐射15个乡镇的半小时交通圈,方便了城乡居民出行。
11、小区开发。
近年来,阳谷县先后建设了新世纪家园、国泰花园、曙光小区、普惠小区、综合大市场、锦绣园、怡博园、金都花园、天润嘉苑、侨鑫花园、利民小区等20多个居住小区,近年又启动了谷山小区、桂林小区、景阳冈四星级酒店、县医院旧址、武装部、农机公司、地税局安置房、紫石街配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十几个小区建设。未来几年,阳谷县城区将有十几处高层或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城市天际线将会越来越美。在抓好居住小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规范小区内的物业管理。目前,不少居住小区内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群众的安居条件进一步提高。
12、古城区包装。
2010年国庆前夕,县委、县政府投资130余万元,对狮子楼周围三院、标服、家具城等主要临街建筑物进行仿宋式外观改造,共绘制仿古墙体9000余平米;安装书院街仿古景观灯34基,在书院街、紫荆街临街商铺檐下悬挂绣球灯笼320盏,垒砌仿古围挡墙200余米,铺设紫石行街东口砼路面2000余平米、花砖500余平米。对书院街、大寺街临街商铺牌匾进行包装改造,祛除粘贴在牌匾、门窗上的外文、字画等,使其融入整体仿古风格。在狮子园设置立柱广告牌1处,有力地宣传了阳谷古文化。狮子楼路、书院街、紫荆街、大寺街、新园路和紫石街6条仿宋式街道,构成古城区骨架。古朴、庄重、典雅,具有宋式建筑风格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千年古城已初步展现在市民面前。
(三)城市管理高效有序。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重在管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卓有成效的抓好了城市管理与维护,重点实施了以“绿化、亮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化靓城”工程,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机制。
1、“三化靓城”工程。
亮化工程。一是楼体亮化。城区80个主要临街单位的多层建筑物全部安装了楼体灯饰亮化设施。二是路灯亮化。抓好路灯管理与维护,根据季节变换以及学生出行时间及时调节亮灯时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目前路灯亮化率达到98%以上。三是开展门牌广告亮化整治。统一设置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予以拆除。目前城区共设置大型立柱式广告牌11块、电子显示屏三面翻广告牌2块,主干道门市广告门牌匾设置基本达到色彩协调、整齐划一、白天清晰、夜间明亮的效果。今后城区除书院街、紫荆街、狮子楼等仿古街道门牌匾仍采用仿古制作外,其它主要街道门牌匾设置将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感,制作材料提倡用铝塑板和亚克力等高档材质,并加设霓虹灯。
绿化工程。在抓好绿化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设施的维护和养护,努力拓宽绿化工作思路,积极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动员城区各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庭院绿化工作,目前阳谷县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取得了较大发展,已荣获市级花园式单位5个。2010年为了迎接国庆中秋双节,9月下旬在城区三个广场、谷山路、大众路、振兴路、书院街等主要路口、重要单位摆放鲜花10万余盆,既装点了城市环境,又烘托了节日气氛。
净化工程。近年来,为提高城区清扫保洁质量,进一步完善了清扫管理运行体制,坚持“清扫工人年轻化、着装规范化、车辆统一化、值班轮流化”,日保洁道路40余条、面积达220余万平方米。配备了两部夜间垃圾收集车,根据季节变化适时调整垃圾收集时间,全力抓好夜间垃圾收集工作,现在城区主要街道晚10点前基本实现了无乱倒垃圾现象,目前城区日产140余吨生活垃圾,全部运到西湖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基本做到了日产日清。为堵住垃圾乱倒的源头,环卫处积极拓展垃圾清运有偿服务范围,目前城区有偿服务单位合同签订率达到了98%以上。
2、市政公用设施管理与维护。
严格执行道路占压和挖掘审批制度,抓好市政公用设施日常修复,做到随坏随修。近年来共更换排水井盖300余块,维修人行道花砖4000余平方米,修补损坏路面、道路交叉口5000余平方米。抓好燃气市场管理,县域内17家液化气站均实现了规范、安全运营。
3、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近年来,阳谷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累计清理各类占道经营摊点、乱堆乱放2000余起,乱贴乱画500余处,清理违章建筑200余起,清除垃圾死角3000余处,清运、平整垃圾近3万方,清理城中村“三大堆”2万余方。2010年上半年在迎接国家海河流域考核期间,彻底清除了城区垃圾死角,粉刷墙壁10万平米,涂白树木1.3万棵,圆满完成了城区迎检环境整治任务。
(四)建筑业管理日趋规范。
严把建筑工程招投标关和施工许可关,加强建筑企业、施工队伍资质管理。近年来,阳谷县建筑施工队伍不断壮大,管理水不断提高,建筑市场秩序有了显著好转。目前全县拥有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8家。建筑业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共完成企业总产值10.8亿元,年平均建安量近30万平方米,2010年建安量能达到50余万平米以上,为历年之最。认真抓好建筑领域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农民工工资实现了正常发放。积极推广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加大外地建筑施工企业进入阳谷县市场的备案管理和建材备案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建筑装饰装修整治活动,建设规费实现了统一收缴。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近年来阳谷县创建了一大批优质工程和精品工程,共创省市优良工程29个,水城杯奖5个。在抓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同时,狠抓施工安全监管,多次开展专项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近年来,阳谷县建筑施工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伤亡事故。
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推广建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2006年以来,全县已累计节约土地近4000亩,利用工业废渣70万吨左右,节约标准煤约17.7万吨,全县实心粘土砖窑数量已减少了2/3,新型材料厂已发展至5家。目前,阳谷县城市和乡镇规划区内公共建筑,全部严格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公共建筑全部安装了外墙保温板。
(五)村镇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各乡镇党委、政府都加大对乡镇驻地建设的投入,镇容镇貌有了较大改观,增强了聚集和辐射功能。各乡镇都加大了规划编制力度,目前15个乡镇全部编制完成驻地总体规划,159个村庄完成了村庄规划。在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同时,各乡镇还加大对乡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农村“三大堆”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治理,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2009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在全省、全市范围内启动并强力推进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研究出台了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目标:全县每年新建农村新居1万户,用3-5年时间基本完成约1.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每个乡镇、办事处每年不少于4个村整村建设,其中包括新建一个千户以上的社区。每个办事处今年至少启动1个城中村改造。制定了奖惩办法,在县对乡镇千分制考核中,增列150分进行考核。出台了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每节地一亩补助3万元。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凡实施整村迁建,且一次性开工20户以上的,先给每户垫付1万元。全部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县财政为每村拿出5万元用于建设过程中的监理等服务性费用。为搭建融资平台,县成立了狮子楼村镇建设开发公司。各银行对农民建房也出台了优惠的信贷政策。把规划编制作为总抓手,现已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和建设项目详细规划正在逐步编制之中。2009年以来省批复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6个,共31个村、22个窑厂。其中居民点原村占地5825.6亩,新村占地2080亩,可节约土地3745.6亩。目前,全县已启动农房建设2.4万余户,其中整村迁建启动40个村、1.7万户,在建258户,完工16860户。分散建设启动7665户,其中在建165户,完工7500户;启动千户社区建设18个。完成旧村拆迁1000余户。完成危房改造4000余户。涌现出高庙王乡前仓村、西湖乡东干河营村,阿城镇东王庄村、颜营村、七级镇四合村、大布乡刘胡同村等十几个整村迁建或集中连片建设的典型。
城乡建设规划
2011年,住建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城建靓县”战略,坚持新城建设与古城开发齐头并进,全力打造“东夷之都、武松故乡、千年古城”城市品牌,努力把阳谷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厚、建筑风格突出、功能布局合理、城乡环境舒适的人文魅力之城。主要抓好“五个一”:
一要一鼓作气抓好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开展古城区开发改造,打造特色水浒古城。实施谷山路南延、黄山路北延、金河路西延、宁津路南延、西城路南延等道路建设及配套工程,铺设景阳路、育才街人行道,安装运河路、博济路路灯,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实现亮化升级。实施“大树进城”,新建一批街头游园、生态绿地、风景林带和居民活动广场,增添绿化新景观。抓好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建设启用。抓好城角徐小区、谷庄小区、布庄小区、御江南小区、宝福林购物中心、景阳冈大酒店、金都三期、富润城四期等项目建设,加大城角孟等城中村以及城区老国有土地、破产企业的开发力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我们将协同有关部门扎实完成这些工程建设任务,力争把每个项目都建设成为精品和亮点工程,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上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要一刻不懈抓好城市管理。继续实施“三化靓城”工程,抓好市政环卫设施维护和涉及民生公用事业发展,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和方式,着力形成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三要一丝不苟抓好建筑业管理。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各种违规建设行为,全年力争完成建安量100万平米以上,确保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全面推行建筑外墙保温,大力发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四要一心一意抓好农村新居建设。逐步编制全县112个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加快乡镇驻地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扶持各乡镇新居建设。
五要一如既往做好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工业园区和市县重点工程、工业项目建筑收费的各项规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及时快捷地办理建设手续,为阳谷工商企业的发展创造建管行业良好的服务环境。